为提高教师对于单元整体的把握,设计一系列连贯、递进的问题链,提升课堂教学质效。11月21日上午,奉中附小开展主题为“立足单元整体 巧设问题链 助推思维力”的教研活动。学校特邀上海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薛峰莅临指导,校长何春秀、副校长范臻、副校长寿小翠、奉中附小•三官堂联合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本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奉中附小语文教研组长李婧主持。
首先,大家一起观摩了奉中附小的瞿心怡老师和张瑛老师带来的两堂课。第一节课,瞿心怡老师执教了小学语文《雾在哪里》。在课堂上,瞿老师围绕教学目标,通过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认识并书写新字,同时通过朗读和模仿课文中的语气,让学生感受雾的神奇和美丽。瞿老师巧妙地利用PPT课件辅助教学,通过问题链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雾的景象,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第二节课,张瑛老师执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张老师紧扣教学总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归纳课文内容,并结合资料概括周恩来立下志向的原因。课堂上,张老师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深刻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壮志,并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态度。

随后,老师们对瞿老师和张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评课交流。大家肯定了两堂课的设计与呈现。如瞿老师以问题链为抓手,通过“雾来到了哪里?”等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张老师则紧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主题,通过探讨周恩来的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明确读书目的……大家各抒己见,结合自身日常教学实践,就两节课提出了建议。
接着,王斐斐、陈双霞、瞿涵、吴倩倩、钱晓萌、夏天一六位老师以“如何设计单元问题链,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主题,带来微论坛,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老师们深入探讨了问题链在教学中的应用。老师们分享了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构建知识体系,并提升思维能力。他们讨论了问题链如何辅助学生稳定学习路径,有效迁移类文阅读,以及如何通过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这场论坛不仅展示了老师们对教学创新的探索,也体现了他们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执着追求。

最后,薛峰老师针对两堂课做精彩点评。薛老师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的精彩呈现,对两位老师的手写板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对学生的应对自如和尊重学生回答的态度和教学目标的可检验给予肯定。同时,薛老师鼓励教师挑战学生思维,通过各种形式提升难度。他提倡结合教学经验,合理使用AI工具,构建问题链,以解决复杂问题,提高思维严谨性。薛老师强调,教学、学习、文本三者应相辅相成,形成一致的教学路径。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教师们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启发,在实践的探索中不断成长。本次教研活动有效激发了教师们的教研热情,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