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空间】让思维点亮语言——小学习作教学的思考——奉中附小202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24 来源:奉贤中学附属小学

为深化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习作教学水平,我校特邀崇明区实验小学张秀丽校长开展 “让思维点亮语言 —— 小学习作教学的思考” 专题讲座。张秀丽校长深耕作文教学领域多年,在习作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成果斐然,出版多部习作教学专著,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独到见解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教学盛宴。


讲座伊始,张校长以自身教学历程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执教不同年级习作课程的宝贵经验,并分享了其出版书籍中的教学智慧,让在场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随后,张校长直击当前小学习作教学痛点,精准指出学生习作练习存在 “三低” 现象,即写作兴趣低、语言质量低、创新能力低;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存在 “三缺” 问题,分别为缺乏对习作教学中思维训练重要性的认识、缺少行之有效的学生思维训练方法、缺少对习作内容重新构建的能力。这一深刻剖析,引发了教师们的强烈共鸣与深入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张校长提出以思维训练为突破口,助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教学理念。她详细阐述了习作教学中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目标要求,强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教学方法层面,张校长提出四大策略:其一,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获取素材,实现习作立意的创新突破;其二,强化逻辑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搭建清晰的写作框架,使语言表达更具条理性;其三,注重形象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鲜活场景融入习作,让语言表达更生动多样;其四,深化深刻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特的思考视角,赋予习作个性化表达。

为了让理论更好地落地,张校长结合《我的心儿怦怦跳》展示课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她将课件拆解为三个关键片段:通过 “激活思维” 环节,创设情境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充分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丰富话题维度;利用 “图示思维”,引导学生梳理故事脉络,精准聚焦习作重点;借助 “结构化思维”,开展比较阅读,帮助学生发现写作表达的核心秘诀。整个案例分析深入浅出,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教学范例。


此次讲座干货满满,张秀丽校长以扎实的理论、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为我校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此次讲座的启发下,我校教师将积极探索习作教学新思路,将思维训练融入日常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与语文素养。

分享到:
相关信息